1984的春天,我跟随从定兴中学调动到华北油田任教的父母第一次来到母校,从来没有想过,从此与母校结下了几乎半生的牵绊。11岁的我,看到的是高大的校舍、平坦的操场、干净的食堂,当然内心还有初来乍到的忐忑与不安。
1985到1992年,我坐在母校明亮的教室中,在吴新成、刘志永、赖佩兰、关玉源等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懵懂少女逐渐成长,母校在我的心中,代表的是知识、理性和温度,我的职业道路应该如何选择也越加明晰。
1996年的秋天,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的我如愿回到母校,如愿成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
今天,母校迎来了她四十年的华诞,我也进入了知非之年,送走了一批批的高中学子、收获了满园桃李。
我一直在思考,“母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字眼?难道她就是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是我们学习和生活几年,最终让我们收获成长与成熟的地方吗?我想这个答案是肤浅的。
“母校”应该是一个厚重的字眼,她的厚重,不仅仅在于那简单的校舍和师资,更在于她如母亲般的胸怀,始终在接纳、包容我们的缺点;更在于她像母亲一般温婉,始终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关怀;还在于她有同母亲一般的辛劳,执着开垦着我们这一块块形态各异、养料不足的土地。
一生中的母校有很多,但是在我的心目中,真正的母校只有您——华油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