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回到自己的航道上

作者:王炜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9日
 


面对疫情、空难等等各种身边的、远处的信息,关注的我们,有些是能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有些是想做也不能做更多。除了把自己要做的、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做好外,还要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

三点建议,和家人们分享:

第一,做好手头的事情,是对不确定性最好的制衡。

突如其来的疫情、空难,让每个人都可能产生恐慌、不安,让局外人的我们在猜测、想象中,会有些无助感。

关注,没有错。但过分关注,沉浸于庞大的信息流中,无法分辨真假,一会儿听这个这样说,一会儿又听那个那样分析,一晃一天过去了,极会变得焦虑又神经质。 

因为没有掌控住自己的当下的生活,反而更容易沉浸于不确定性中,变得消极和悲观:“哎呀,我什么都不做了,做再多有什么意义呢?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从灾难里只是习得了恐慌,那是对灾难最大的误解。

要知道,我们拥有的今天,是被灾难夺走性命的那些人,再也抵达不了的明天。

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当下,共同编织的神话。做好当下。就在此时,此地,此刻。

愿持续关注疫情、MU5735的家人们:每天抽出5-10分钟的时间,关注疫情及空难的最新情况。剩下的时间,尽量把自己从网上各种庞杂的信息流里,抽离出来,专心做好手头的事情。

第二,最好的共情,是尊重和边界感。

建议大家都不要录制或传播空难受害者家属过于悲痛的图片和视频以及疫情的相关内容。即便他们是你认识的人,也不要泄露他们的隐私,保持克制和尊重。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过分共情和一味安慰,都是一种刻意提醒:提醒当事人:“你是受害者,你是不幸的。” 

有一种善良,是不动声色的善良:允许受害者,和他们自己的悲伤与痛苦共处。当悲伤被允许,坚强就慢慢生长。当痛苦被消化,希望就悄悄茁壮。 

最好的共情,并不是“我和你一起流泪”。而是“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也允许你是自己的模样”。

 第三,习得等待的定力,相信时间的力量。

疫情也好,空难也好,在恐慌后,都是漫长的等待。很多时候,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力和定力。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最后的英雄,往往不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走得最远的人。而年岁越大,我们也越知道:等待却不慌乱,努力却不强求,是多么稀缺的品质。

我们要回到自己的航道上。当个建设者:建设好自己的工作,建设好自己的小家,建设好自己的内心。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温煦待人。如是,就很好。

 

2022.3.25写于封闭的校内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上一篇:开学季·演讲:今天我们重新认识“小我与大我”[ 09-02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