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老师在今年5月份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来临之际,在课堂上,从心理方面上给学生讲解了情感三大类型,即“亲情、友情和爱情”,指出了三种情感的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是什么?指出“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具有“不可选择性、永久性特点”。其中,儿女和父母亲的关系,不管家庭成员之间发生什么法律变化,但是亲情是永远不变的,“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是世界上“唯一特殊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在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苦痛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母亲辛辛苦苦把一个“小儿女”逐步养成一个“大姑娘、小伙子”的。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但是,我们不得否认一个现实情况——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大,尤其是到了读高中的年龄,孩子认为他“真的长大了”,和父母亲之间已经产生“代沟”了,双方真正能够“无话不谈”的已难能可贵了,多数孩子即使有心里话,也“不好意思当面和母亲说了”,符合心理学原理。中国传统观念中还存在所谓“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即男孩子长成“大小伙子”或者女孩子长成“大姑娘”的时候在平时与父母交往过程中不宜在肢体动作、交谈内容方面像小时候那么随便了,一般情况下是有所顾及了,尤其在肢体方面,寄托敏感内容方面。如果说是有人仍是“无话不谈”,很可能是“自欺欺人”。因为中国几千儒家文化对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相反,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亲子之间的交往方式,交谈内容发生了新变化,即有时因“交流方式”的问题引发孩子与父母亲之间的冲突,尤其或者反感母亲的“唠叨”,双方争吵或者“冷战”难免。特别是当母亲的多数感到“孩子读高中以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想管也管不了。”孩子特别不喜欢母亲“唠叨”他的学习了,干涉他们与异性同学交往。现在家庭电脑、手机普及,互相之间,宁可打电话、发短信,也不愿好好当面交谈,有时候母亲和孩子坐在一起没有话说,双方都感到尴尬。是的,本能否认有少部分学生能和母亲“无话不谈”,但多数学生是“无话可说”。
从心理方面讲,孩子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就是亲子关系的融洽,双方能够经常进行正常交谈。老师为了帮助开阔学生思路,倡导学生在“母亲节”这个特殊时刻,采用中国传统交流方式——“手写书信”,把自己想和母亲说,又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写出来。书信写好以后,既可以直接交给母亲,也可以放在母亲容易看到的地方。如果愿意,相信老师的职业操守,也可以让老师转给母亲。恰巧5月11日有班级家长会的机会。到5月10日下午放学,心理老师收到108封学生写给他们母亲的亲笔信。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很感动,牺牲了晚上休息时间,怀着欣赏、学习的心情,认真拜读了这108封书信,直看到半夜时分。老师被每个学生对母亲的真情所打动,给每个学生写出了热情洋溢的评语。5月11日上午,心理老师到各班和家长说明了书信的来历,然后将这些书信分别转给每个学生的母亲。心理老师作为男性教师,一个学生心中的“外人”,尚且被学生的书信感动的“热泪盈眶”,那么,相信作为女性的学生母亲们,看到自己孩子写的亲笔信,一定会被感动的。书信让母亲们进一步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看到平时孩子不好意思当面说的真心话一定加深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增进互相尊重,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益。从信的内容看,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孩子感慨母亲为养育孩子“青丝染白发,皱纹爬上脸”的不容易,关心母亲健康,母亲健康是家庭幸福保证。二是深情回忆母亲让孩子最难忘的事,深切感受到“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儿女要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三是主动汇报自己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真诚地对母亲表示“对不起”,请求母亲原谅。四是诚恳地征求母亲对自己现在实际表现的意见和建议,请母亲相信自己会把母亲放在心中重要位置,从今天开始要把“感恩母亲的心情,变成报答母亲的行动”,理解母亲,尊重母亲,正确对待母亲“善意的唠叨”,即使和母亲有不同意见,也决不再当面顶撞,多说母亲爱听的话,尽量给母亲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要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取得好成绩,让母亲为自己的进步而自豪。
当然,现代通讯工具如此先进,还写书信,尤其是不直接交给母亲,经过心理老师转交,有的同学有所顾虑也是正常的,毕竟亲子书信是个人“私事”,外人看到不合适。也有人以为这是心理老师“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这样的争论即使一万年也没结果。不如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个人自愿”的原则来办。“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嘛!邓小平同志曾经有一句名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也。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父亲是社会的中坚,是家庭的“顶梁柱”,父亲一般对孩子比较严厉,因为性别或者工作特点,和孩子在一起机会更少,交流更难,比“母爱”严厉的“父爱”让孩子和父亲更难“无话不谈”。从心理教育学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实践证明“父爱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特殊意义。”所以,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心理老师还是准备“试一试”,正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之一,“摸着石头过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