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修行都是要在生活中进行,要以生活为根,以生活为基础。
可能有的人看电视小说多了,理解的修行是要神通广大、飞天遁地,有各种各样的特异功能。当然这也是一种,但是可能是更高的层面,属于修神仙层面。
而我们大部分人是要做基础的层面,就像上大学必须先上小学中学一样。
什么是「修行」?
关于修行还可以把它搞更清楚一点,什么是「修行」?
这里的「行」我们中国人代表五行,有句话叫「不在三界中、跳出五行外」,五行也代表我们生活的世间,代表红尘。
如果把五行修圆满了,这个人就很行,代表转的过五行,这样才有可能超出五行,跳出五行。
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就经历了这样一个历程,开始他的修行也是神通广大的。七十二变、筋斗云,本事很高,但是那个时候他只是个妖,有些本领,但不是正统,最后还是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
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就是这个意思,基础不牢,五行转不过来,还是要让他从基础开始作踏实功夫。后来才碰到了唐僧给他戴上紧箍咒,开始真正的修心。
同时唐僧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行者。行者,也就是五行的行,修行的行。之前他叫悟空,后来叫行者,代表真正的修行,都是不离生活,要踏踏实实在根本上下功夫。
如果你不修心性,光有本领,那不是真功夫,也修不成真正的大道。
儒家的修行是什么样的?
其实儒家和佛家一样,儒家也讲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佛家也是这样讲,人乘圆满即佛乘。
儒家的修行是非常实际的,非常注重生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在红尘中完成,虽然再往上有凡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这样一个层次,但是开始都是必本伦常,在人际关系里,在生活中踏踏实实地修。
这也是儒家修行的一个重点,它不需要你去离群索居,不需要去到深山老林里去打坐、闭关,这些是再往上的事情。
刚开始只需要在生活中修。有些人一听到在生活中修就头大了,觉得比较繁琐,比较啰嗦,要学很多的教条,工作生活已经很忙碌了,哪有这么多时间去搞修行。
我们今天就把一些所谓在生活中修行的关键提出来,讨论一下。
在生活中修行的关键
正好,在孔子的弟子里有这样一个学生,跟我们现在是一样非常地忙,事业也做得比较大,他就是子贡。
我们上堂课提过他是个大富豪,事业做得非常大,钱非常多,所以他也没有时间修行。于是他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潜在的意思就是说我比较忙,你有没有办法告诉我一句话,我一辈子就照这句话去做就行了,省得看很多的书,上很多的课。
「其恕乎!」孔子就讲了这一句。这里最关键的就是中间这个字「恕」,儒家有时候也叫恕道。
他怕子贡不理解,后面加了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我们每个人中国人都会讲,似乎都懂。
当然在这里子贡就理解了,一辈子就照这个去做了。
古人就是这样,得到一句话,终身行之。孔子这里讲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听懂了我们也听懂了,儒家真的就这么简单,就这么浅?当然,儒家它有浅显的一面,有平易近人的一面,但也有深奥的一面。
「恕」,我自己理解至少有三个层面,我们可以研究一下。研究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论语里的另一段话,曾子跟孔子的对话里面也讲到这个「恕」,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儒家这个道很简单,就是一以贯之,曾子说「唯」,我知道了。
曾子这个人有点笨笨的,所谓「柴愚,参鲁,师辟,由喭」。
在孔子的弟子里,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曾子就是曾参,参的特点就是鲁。
古人说的鲁不单纯是鲁莽的意思,而是比较直,直来直去的,所以他看起来不是最聪明的,甚至是给人有点傻这种感觉。
但是真正的学问,真正的修行,不是讲聪明,而是讲诚笃。
「聪明」一词,我觉得以现代人的标准来说,又能赚钱,又能做事业,又能修道。但是曾子好像要笨一点,还有颜回,看起来好像就更笨一些。
然后「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意思是老师跟你说的啥,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说老师教给我的,不过就是「忠恕」两个字,这里又讲到「恕」。
两大弟子跟老师交流基本上就是这个字,这个「恕」或者加一个「忠」,我们搞清楚了,或许我们可以得其门而入,找到一把入门的钥匙,打开儒家的宝库,取出宝藏。
「恕」的三个层面
我前面说了「恕」至少有三个层面,我们看一下具体有哪三个层面?
1.「宽恕」的「恕」
第一个层面其实就是「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宽于待人,很多人就理解了,这是与人交往的一种基本形式。这个层面,我想一般人都能体会到。
2.「如心」的「恕」
这里讲的心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不是血肉之心,虽然我们讲人心都是肉做的,所以我们能互相理解,但我们中国人真正讲的心,一定不是血肉之心,而是我们的方寸之心。
所谓修行的地方在哪里呢?方寸灵台山。孙悟空在哪学本事的呢?菩提老祖那——斜月三星洞,方寸灵台山。
西游记把很多的修道的秘诀都藏在里面,所以它是融合了儒家、道家、佛教三大教的一本修炼秘籍。
孙悟空修行的地方就是真正的心。斜月三星洞、方寸灵台山才能真正的去悟空。也就是说心是真正联系无中生有的一个桥梁。
心虽在我们身体里,但他可以沟通虚无,沟通真正的更精微、更高层面的能量,就像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能量信息其实就传达完了。
佛陀没有用语言、文字去传达,语言、文字只能传达很粗糙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感觉叫心领神会,但是语言很难表达。
谈恋爱的人会说心心相印,语言它就是多余的了,这就需要心来体会。
我们大概要知道真正修行当中的心,是有点像接收器一样,可以从「无」里面接收能量,可以真正的去悟空、悟妙、悟虚,能悟到空是最高的,其次就能悟道,道再往下就能悟理、悟法,一个个层面,都可以体会到。
所以儒家所谓讲的礼是什么理呢?礼即理,从心上体会到的天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理不是圣贤编出来的一个口号,而是每个人的心都认可的,每个人的心上生出来的。
我们前面讲到金钱的时候,讲到德指的是道、虚、空在人世界的用。儒家非常重视德,德其实就是道生出来的礼仪,或者说道在人世间的用,或者说我们具体对照的方法。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层层就生出来了,所以我们能悟到空,能悟到理,最后能悟道。
我们前面讲过阴阳,比如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就是一生二,二生三,儒家讲智、仁、勇三达德,再把它细化的话,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当然对应的可以说是金木水火土。
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五行,儒家对应的五伦,五伦、五常都是修行相对应的。
你要知道这不是教条,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体会到的都认可的东西,然后都可以以此对照,彼此交流的一个法,这才是真正的如心。
我们通过心这样一个桥梁,真正地从空里面、从无里面产生出来真正的礼。我们讲的仁义礼智信,其实就是心上生出来的,也是我们本有的这种阳德!
如果你能真正的如心,不断的去看自己的心,你就可以体会到这些道理,所以我们第一堂课就讲:「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从心上起经纶。」
所有的经伦,所有的道理都是我们的心上出来的,儒家讲的「恕」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你能清清楚楚的了解自己的心,知道仁义礼智信是好的,另外什么是不好的,当然可以不施于人。
你自己具备了这些,别人也都这样去做,大家就可以很好地相处交流。你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信,要求别人这么做,就是邪术不正之学,是小人的行径。
所以这个心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时间关系我们先做这么多了解,像我们上中庸的面授课时,至少要花半天时间来详讲这个心。
能在心上下功夫,反观自心,能够扪心自问,才可以真正地去研究学问,才能真正地去能触摸到天理,真正的天理。
这是儒家学问的一个关键,这也是「恕道」的一个关键。
3.「如来之心」的「恕」
第一层面是宽恕,第二层面是如心。第三层面的「如心」还有更深的意思。
如心其实也可以叫做如来之心、如如之心、本如之心,但是并不等于佛教。
如来,什么意思呢?如来其实不太好讲,最近因为肺炎,我们到小区门口、某个单位的门口,保安就会拿体温量我们,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其实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大问题,是所有的哲学宗教的大问题、根本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儒家来讲,这个也叫初心,叫发心也可以,或者叫纯净之心。
如来从虚空中来,从无中来,从空中来,这个就是我们本来。
道家也讲无何有之乡,你真正的家乡在哪里?
真正的家乡在无何有之乡,那个地方什么都没有,但是什么都存在的这样一个地方,姑且叫之为如来,或者叫做初心。
你如果能体会到这个层面,就可以更深刻的去体会到心之妙用。
所谓的修行,就是因为我们违背了初心,不能认识回到无何有之乡的路,不能认识我们的本来面目而已。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被遮蔽了,被污染了而已。什么遮蔽了呢?发而不中节的情绪。
《中庸》讲「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就是中庸的道理,也是儒家的道理。
喜怒哀乐,其实也代表七情或者说七情六欲,有的说法是喜、怒、哀、乐、忧、恐、惊,儒家还有一种说法叫做五毒。
这五种毒素把我们的初心,把我们的如来之心给污染了,给遮蔽了。所谓的修行就是把这些污染都去掉,回到你的本来之心就可以了。
佛家也讲要去掉贪嗔痴慢疑,其实是一个意思。
你说孙悟空本领大不大?孙悟空早就本领很大,为什么还要跟着唐僧修行呢?他不就是有嗔心吗?不就容易发怒吗?发火,儒家称之为怒,佛家称之为嗔。
唐僧的三个徒弟,分别代表贪嗔痴,孙悟空是嗔,猪八戒是贪,沙和尚是痴,所以把无明去掉,也就是把污染去掉,把遮蔽去掉,就可以见到你的本来真心、如来之心,见到你的本来面目。
你不在心上修,不去找如来之心,你去哪里修呢?所以你如果找到了,你就成佛了,就成如来佛了。在儒家来说也就是成圣成贤了,所谓的圣贤,就是能够如心,如自己的初心,如自己的本心而已。
在孔子的学生里,「恕道」做得最好的其实就是颜回和曾子,而他们的特点都是看起来好像笨笨的,这段话就可以说明,「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我跟颜回谈半天,他都没什么反应,也不说我哪里错的,像个傻瓜一样。
前面说的曾子也是这样,老师说吾道一以贯之,他说好的,也不知道懂了没有,不像我们现在很多学生反应又快又聪明,老师讲完,学生就说老师我懂了,然后眉飞色舞,比老师说的还多。但这只是聪明,甚至在论语里经常说是巧言令色,而真正有悟性的人不是这样的。
颜回是这样的,「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关键是学完了回去退而省其私,这个就很重要,是我们下面要讲的,也就是怎么样回到如来之心的方法,然后「亦足以发」,甚至对孔子的学问有所发明,所以颜回其实并不傻,而是特别有悟性。
其实有段对话里我们可以知道,子贡也知道自己不及颜回。孔子讲一,子贡能知道二,我们说举一反三,子贡已经很聪明了。
就现在而言,一般老师讲的内容,学生最多能领悟其中30%~40%的内容,但颜回是属于闻一知十的那种人。老师讲一,他可以举一反十。
找回你「如来之心」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讲到找回你的如来之心的方法,如心的方法具体做法和精微层面。
写一个「恕」,已经高度概括了,但还可以把细节再完善一下。
孔子的另外一个学生叫司马牛,司马牛问怎么做一个君子。所谓的君子就是志于道的人,所谓的小人就是志于私的人。孔子说,君子的标准就是不忧不惧,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心理的反应,就是心里的污染、心里的乌云,用忧惧来代表。
不忧不惧表示七情里面的喜怒哀惧忧恐惊都不能过度,我们看忧和惧的繁体字是这么写的:「憂懼」。
忧 惧
「憂」是中间有心,代表心上的污染,心上的遮蔽。「懼」,心的旁边是有两个目,就像一个人蹬着两个大眼睛,像看到鬼了一样。
这个就是过度的情志,心的污染。所有带有「心」字旁的许多字,都代表心上有了污染。
比如说「怨」上面是个夗,夗就是一个范围,范围里面没弄干净,所谓一股纠结的怨气在心中,又发不出来,没有清理干净的这朵乌云有时就叫「怨」。
所以忧惧、怨恨、恼怒都是不同情志的污染,如何把情绪搞好是修道最关键的一步。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非常难,真正做到不忧不惧的人很少。
真正要做到不忧不惧,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司马牛表示怀疑,「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夫。」他说,能做到这个是不是就是君子了?或者说到底怎么做呢?
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句话也是非常的重要。
在论语里面有很多省字,有内省,还有下面我们要讲的曾子有三省,都是反观之心,「省」字由「少目」」两个字组成,就是往心里去看而不是往外面去看。
我们人的习惯都是往外面看,一方面是往外逐物,所谓逐物意移,另一方面往外面看都是看别人的问题,看别人的缺点,不知道反观自心。
真正的「内省不疚」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内疚」这个词,「疚」是病字头,代表心上的疾病,心上的污染。当你把心里阴暗的东西都去除干净了,你的真心本性就出来了,如来之心就出来了,所以道不用修,但莫染物。
真心本性不是外面找来的,不是外面修来的,它本来就有,只不过被七情六欲遮蔽了而已,把它们去掉就可以了。
去掉的方法就是内省,说白了就是打扫卫生,不断地去打扫卫生,这就叫内省不疚。
当你打扫干净了,夫何忧何惧?孔子说的是这个意思。
司马牛的悟性稍微低一点,跟孔子说的比较多,不像曾子听了「吾道一以贯之」,回一句「唯」就领会了。
颜回也是孔子说什么,他都是「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回去了就默默地开始下功夫,不断的去反省自己有哪些做的不好的,私欲有哪些过度的?情志有哪些不正的?所有的圣贤都是这样去下功夫的。
我们再来看曾子是怎么做的呢?
因为颜回死的比较早,孔子的学问最后就传给了曾子,所以《礼记》是曾子所写,大家熟悉的《大学》就是《礼记》中选出的。
然后曾子再传给子思,这样一脉相承下来。曾子直接说了「吾日三省吾身」,这段话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字面意义我们也都能理解,但其实这里的三省不光是三省而是有多省的意思,我们中国人说的「三」都有多的意思,这里有不断多次去反省探索,清理自己内心。
为什么这里要提出这三条呢,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在五行里我们知道每个人有他强的一个环节,把五行当作五个环节的话,五伦也可以当做五个环节,五毒也可以当做五个环节,每个人都偏向于一面。
有的人容易发怒,有的人是怨,有的人是烦,都不一样;在人际关系上,有的人父子关系不好,有的人夫妻关系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加强的一面。
而曾子自己反省自己要在这三个方面要加强,「为人谋而不忠乎?」有没有忠于自己的老板,忠于自己的领导,有些人有才华、学问就自以为是,于是给别人打工就不忠,觉得老板傻没自己聪明,所以反省为人谋要忠,这里的「忠」也有很深刻的意义,前面讲到「忠恕而已」,「忠」其实拆开就是中心二字,跟如心一样也代表着本来之心。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也是曾子觉得自己要特别加强的一面。
「传不习乎?」因为他也是一个老师,在把学问传给后面的人之前,自己有没有真正去做到是很重要的,习是自己实践,自己践行,这是曾子对自己的三省,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清理,对自己的要求。
我希望大家从「恕」开始,真正地找到初心,回到如来之心。
颜回是退而省其私;司马牛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是吾日三省吾身。这个境界,当我们真的达到了,是非常自在、潇洒的!
希望大家经常读一读《论语》,读书的过程就是清理内心的过程。
同时一定要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去回到自己的心,也就是三省吾身。
上一篇:《论语》教我们如何正确的对待财富[ 04-16 ]
下一篇:青年学生如何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