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真狠!

作者:牙谷牙狗 来源:最人物(ID:iiirenwu)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7日
 


202009270844362764.jpg


活到60岁,郎平流了太多眼泪。

1984年,郎平首次拿下奥运会冠军的时候,她哭;1987年,初到美国,被生活逼到死角,她哭;1996年,以教练身份率中国女排冲进奥运会决赛,她哭;2020年,执教中国女排7年的她,率队拿下大满贯,她又哭。

与眼泪一样见证郎平成长的还有汗水。每一次训练背后,每一次冠军背后,甚至那仅有的几次失败背后,都是数不清的汗水。

一切为了什么?郎平心里没有清晰的答案。但正如她所说:

不管面对什么挑战,都要拼尽全力。相信拼搏的力量,胜利一定会属于永不言败的人。


冠军有很多,但郎平只有一个。


2020年9月25日,以郎平为主角的电影《夺冠》上映,再次掀起国人对郎平的感情。



其中饰演郎平的白浪(郎平女儿)和巩俐,还有扮演自己的女排运动员们,都奉献了极具张力的表演。

电影片尾曲《生命之河》,有这样一句歌词:“因为我来过,泪与笑都是获得;风雨过后的洒脱,如出一辙的你我。”

郎平,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敢拼、敢闯、不怕输、勇敢赢、为每一个球拼尽全力……

毫无疑问,无论身为球员还是教练,郎平都有着硬核的品质。有郎平,球迷就安心。

她有着科学、完善的训练体系,这是成就中国女排辉煌的基石。

而这个故事,还要从那个1995年遥远的一天说起。


NO.1  科学!科学!


1995年,中国女排已经从世界强队的位置上跌落。

彼时,称霸世界5连冠的老队员已经退役,球员青黄不接,比赛频频失利,没人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

当年,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出乎预料地输给了韩国队,仅仅拿到第八的名次。在家里看球的郎平,吓了一跳。

可最终站出来的还是郎平。她选择回到祖国只因一句话——时任球类司司长给她发电传:“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从1985年退役,有近10年的时间,郎平一直生活在美国。

选择来美国,是郎平自己的坚持。退役之后,她不甘心活在过去的辉煌里,想要追求更广阔的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

在美国,她进入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攻读硕士。这是一门颇有难度的课程,它帮助郎平学习了更加先进的运动理念,也帮助郎平了解到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中决定比赛胜利的不仅仅是竞技水平,还有比赛心态。良好的心态,能够唤起运动员更大的潜力。

1995年回国执教时,郎平就意识到,当时中国女排最大的问题,是气势。如果没有必胜的信念,没有对胜利的渴望,比赛也就输了一半。


202009270944424130.jpg


因此郎平就任主教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队员挨个谈心。

同时在上任主教练之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她公开为女排定下目标:

1. 在1995年9月下旬的亚洲锦标赛上夺回亚洲冠军;

2. 在1996年奥运会上进入决赛。

在当时,这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郎平就是一遍遍告诉队员:“你们可以。”同时,也在平时训练中,鼓励队员一步一步重建信心。

最终,1996年,带队两年的郎平交出答卷: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

也是那时,人们才知道,选择回国时,郎平刚刚离婚。8年美国生活,她丢掉了所有。



2013年重回女排主教练位置时,郎平面临的困境与1995年时无异:队员状态低迷,备战心态不佳,同时训练问题频出。

这一次,郎平引入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她为团队配备了技术分析团队、体能指导团队,用数据指导训练,根据科学选拔人才。

其中郎平引进的一款技术软件,可以根据比赛数据,计算出对手惯用扣球路线,指导防守队员作出相应反应。

同时,针对复杂的比赛进程,郎平也训练出了复合型教练团队。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不仅对统计数据做出合理分析,同时匹配辅导专项队员。


202009270951043057.jpg


2014年9月12日,宁波北仑,2014女排世锦赛前夕,郎平指导女排加紧训练。


甚至,郎平为女排配备了体能师、康复师、营养师……为队员找回状态,提高水平做足后勤工作。

科学,是郎平执教的核心。凭借这一点,她连续带领多支球队成功打了翻身仗。

科学管理、科学训练、科学比赛、大数据分析、营养师调配、技术暂停……尽管郎平面对的每一场比赛都不好打,但她总能率队打出胜局。


NO.2  硬核品质


1978年,身高1米83,年龄18岁的郎平,被时任中国女排总教练袁伟民,破格招入国家队。那时,她参加排球训练仅仅5年。


202009270955183531.jpg


中国女排功勋教练、中国体坛的风云人物袁伟民  ©视觉中国


在袁伟民看来,郎平天生就有一副好身板,“是个打排球的好料子”。

1960年12月10日,郎平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是个体育迷,常常周末带着郎平去北京工体看排球比赛。

13岁,郎平被选入北京工体少年体校排球班,学习排球。那时她对这项运动已经有着非凡的热情。3年后,16岁的郎平进入北京市女子排球队。

正式学习排球不到5年,郎平进入了国家队。原因是她的身体条件。她身高1米83,臂展惊人,摸高更是达到3.24米,这是很多排球好手,望而生畏的高度。

但这样的好身材,并不代表着一定是冠军。袁伟民见过太多天赋异禀的人才,却最终毁在了本身的懈怠上。

成就郎平硬核品质的,是千万次的捶打。

进入国家队之后,郎平深知中国球员的身体素质,难与欧美运动员抗衡,“发现自己没有天赋异禀,只能加倍勤学苦练”。

那时,她的陪练是男运动员,每天只是暴力重扣这一项,郎平就要训练7个多小时,每每走下训练场,她的腿全是肿的,走路都十分困难。

同时,排球训练中,一项关键技术是接对手扣球。球场上,为接对方扣球,女排姑娘往往翻滚在地。训练中,这种跪地翻身的次数数不胜数,郎平身上的每一寸关节,几乎都受过猛烈撞击。



那时,郎平的单场起跳扣球记录,是110次。30多年后,世界第一主攻手朱婷,最多也只能达到65次。这背后的血汗泪水,只有郎平自己知道。

这样的磨练,很快打磨出郎平的硬核品质。

1981年,作为主攻手的郎平,率队拿下世界杯上,中国女排的第一个冠军,也开启了排球史第一个五连冠。

女排的黄金一代,由此诞生。郎平也收获了“铁榔头”的称号。


202009271004444540.gif


成为教练之后,郎平仍旧持续向前。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小组比赛频频失利,郎平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和队员一起加练。

前期比赛失利,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又包围了郎平:“女排还行不行?”“女排再也拿不到奥运会冠军了……”


202009271006116490.jpg


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中国Vs荷兰,郎平竖起大拇指。来源:视觉中国©


进入淘汰赛阶段,姑娘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郎平也颇为焦虑。她每天晚上需要服用安眠药入睡,但白天又打起精神鼓励姑娘们。

那时她们面对的第一个对手是夺冠热门、主场作战的巴西队。第一局比赛结束后,对手以25:15的巨大比分,赢了中国队。 危急关头,郎平将女排队员叫到身边,以坚定的口气,咬牙切齿地告诉姑娘们:“即使是输,也不能让对手轻松得到一分!” 接下来的比赛中,女排姑娘们死拼,最终赢下比赛。

也是凭借这场比赛的出色发挥,中国女排找回了状态,闯入决赛最终夺冠


202009271010268101.gif


从里约回来,郎平整整瘦了14斤。夺冠、赢下比赛、不放弃任何一丝赢球的希望……某种程度上,郎平的硬核品质,也代表了中国女排的精神。

她这样说:“敢打、敢拼、敢赢、永不言败。”


NO.3  队员健康,我就安心


1986年,郎平26岁,选择退役。如炸弹投入水中,激起千层浪花。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何正值当打之年的郎平,会选择退役。

原因很简单——伤病。因为早期训练用力过猛,25岁时,医生告诉她:“你的膝盖已经70岁了。”

万般无奈,郎平只能选择退役。


202009271014214154.png


2017年,手术后的郎平


2016年备战奥运会时,郎平腰伤复发。那时,她不能长久站立,训练时不敢有大幅度动作。但为了女排的备战,她在腰上裹了两条宽宽的腰带,一条固定,一条震动按摩。

紧跟着腰伤的,是腿伤。年轻时膝盖频频受伤,让她留下了后遗症,走路缓慢,且不能剧烈运动。

这些年,陪伴郎平时间最久的,是药箱。一次她向记者展示玲琅满目的各种药瓶,分别介绍功能。她笑着说这些年身体不太好,但观众的眼里早已挂满泪水。

也是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成为教练之后,郎平格外重视队员的伤病情况。她有着最严厉的训练规则,但也有着最温柔的带队方式。


202009271016157396.jpg


2018年9月11日,浙江宁波,中国女排宁波训练备战,郎平帮队员压腿。



备战里约奥运会之前,女排队员丁霞的腿总是抽筋,并伴随着剧烈的疼痛。郎平第一时间找到队内的体能训练师,要求他对丁霞的腿,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找到营养师,改善丁霞的饮食。

朱婷是河南人,喜欢吃面食。每次吃饭,郎平都会叮嘱她,多吃蔬菜,绿的。

在纪录片里,郎平的这种关心展露无遗。她会巡视球员进餐,关心每一位球员的饮食。

2017年10月的一天,郎平率领女排姑娘,参加了队员魏秋月的婚礼。作为来宾讲话时,郎平首先回忆了魏秋月对女排做出的贡献,同时谈到结婚,郎平像嫁女儿一样,流下了眼泪。


202009271019148963.jpg


2017年10月2日,郎平率女排姑娘参加队员魏秋月的婚礼。


不久之后,重回队里,郎平迎来了第二件好事——伤愈的徐云丽归队了。一进大门,郎平快步上前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半年前,徐云丽在全运会最后一场比赛中意外受伤,郎平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美国专家,为徐云丽安排手术。每隔一段时间,她总是电话询问徐云丽的情况。

女排队员曾春蕾曾说过这样的话:“郎导真的像妈妈一样爱着我们,谁有头疼脑热,最急的就是她。”

在郎平看来,队员的健康与比赛的胜利同样重要。这是她心中的爱,也是成就今天郎平的关键。


NO.4  国人之光


从1980到2020,40年的时光倏然而逝,郎平把一生都献给了排球。也因为排球,她得到了大家的爱。

超硬核的品质,让她成为女排黄金一代的缔造者。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率队打出女排五连冠的卓越成绩。

同时,科学的训练、管理办法,让她两次力挽狂澜,将中国女排从低谷中拉出,不断缔造新的辉煌。


202009271022337986.jpg


2016年12月31日,中国女排队员参加北京卫视跨年环球歌会,郎平做鬼脸卖萌。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冰冷的地板上,在激烈的比赛中,郎平仍旧保留了浓浓的爱。她对队员的爱,甚至超越了对女儿的爱。

郎平的女儿白浪就曾说:“妈妈对女排队员甚至比亲生女儿还亲。她会自己掏钱给队员买蛋白粉,过节时给‘女儿们’发红包,甚至带姑娘们出去购物,也不会反对她们在休息时看电视剧、玩游戏。”

种种一切,换来了女排如今的辉煌,而这些品质,也成就了郎平“国人之光”的美誉。



2004年,中国女排在陈忠和教练带领下,雅典奥运会上演翻盘好戏,拿下冠军。

2019年在日本举行的女排世界杯进行到第11场比赛,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对阵弱旅阿根廷队。

彼时,中国队已经提前夺冠,但仍然拿下了最后一场比赛。赛后接受采访,郎平眼里一直挂着泪滴。

当听到记者说:“最后看到您把14名队员都换上场,有点感动。”郎平绷不住了。“是,挺难的。”

说完,她纠正了记者的错误:“是16名队员,挺难的。”随后转身流泪。


202009271027456266.jpg


2019年9月29日,2019女排世界杯第11轮,中国Vs阿根廷。


郎平的一生,都在汗水和泪水中打滚。

球员时代,她训练起来不要命,经常全身湿透。教练时代,她与姑娘们一起坚持,球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她的汗水。

这些汗水,换来了郎平的泪水。赢球,她哭;夺冠,她哭;身为教练看到队员的不易,她也哭。

2019年9月,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完美成绩卫冕世界杯冠军,主教练郎平接受采访时含泪说了一句话: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在电影《夺冠》上映之际,郎平又一次感慨地说:

“几代排球人摸爬滚打半个世纪,目标始终是升国旗,奏国歌。感谢一路上支持推动我们奋进的所有人!”

很难用语言形容郎平的伟大。

40多年,她为中国女排流下的这些汗水、这些泪水,足以说明一切,足以证明一切。

 

*图源:郎平微博、央视、视觉中国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