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家长有一个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那就是和自己的孩子搞好关系。因为这是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的前提。家长应当利用和孩子每天朝夕相处,孩子对家庭有依赖性,父母对孩子有一定了解的特点,按照青年人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和孩子搞好关系。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和孩子搞好关系?不少家长感到孩子上了高中以后,和家长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融洽了,孩子和家长交流、沟通少了,教育效果差了等等,原因就是彼此关系不如以前好了。
一、家长为什么要和孩子搞好关系?
因为家长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培养孩子成为高素质人才,要让孩子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就要和孩子保持融洽的关系,就要具备三个积极性,三个科学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三个积极性包括:(1)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教师认真教课的积极性,(3)家长积极配合的积极性。
(二)三个科学性包括:(1)孩子学习方法必须科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2)教师教课要让学生爱听,就必须有科学性,(3)家长积极配合的要恰到好处,不足和过度都不行,也必须有科学性。其中,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科学性是主要的。但是,离开老师、家长的积极性、科学性也不行。而家长主动和孩子搞好关系,是积极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工作的前提,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前提,也是帮助孩子提高科学性的条件。因为最终上考场决胜败的是孩子,将来能否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的也是孩子,我们家长、老师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孩子的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家长应该和孩子搞好关系,问题是怎样和孩子搞好关系?
二、家长怎样和孩子搞好关系?
家长们大概都有一种感慨: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到现在,当家长的对孩子可以说操碎了心,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简直孩子都成了家庭里的“小皇帝”!可是,孩子越大越不听父母的话,一点也不体谅父母的难处,认为父母这样做都是应该的,如果有的地方没有让他满意,还一肚子不高兴,怪话连天呢!。什么原因呢?
(一)父母用“祖传秘方”教育孩子,不符合现在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当家长的认为儿女总是儿女,老子养育了你,你就必须听我的;“我是你老子就有权管你,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因为我小的时候,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的,也就是所谓的家庭教育“祖传秘方”。因此,多数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是摆着一副严肃、威严的面孔,说话也总是用命令、教训式的口气。有位家长曾经跟我说;“白天我是一点好脸也不敢给他,不然他还不反天了!”这是典型的“爱在心里,严在脸上”的家庭教育模式,是矛盾、不和谐的爱的一种表现。其实这严重影响了两代人的情感交流,影响了彼此的关系,教育效果就要被弱化。
(二)经常“磨叨”的习惯,淡化了教育效果。一般情况是妈妈“磨叨”的比较多,爸爸也有,相对少一些。“磨叨”是不少家庭教育的普遍表现形式之一。“磨叨”常有以下形式:(1)常规式“磨叨”,日复一日,不变样,好象一天不磨叨心里就不踏实。从早到晚,嘴不闲着,看到对孩子不满意的事情就说。其实,说多了,孩子自然就不重视了。(2)抓错式磨叨。一旦发现孩子错误,抓住小辫子,就没完没了地磨叨。其实,教育也有个“火侯问题”,就象炒菜,火侯不到,则生,火侯太过,则焦。我们家长的家庭教育如觉得“火候”还不够,就要等待教育时机,就必须更换教育方式,尽管你说的对,但是要知道再好吃的饭菜天天吃也吃腻了。(3)揭短式磨叨。当家长看孩子不顺眼时,就来个揭短式磨叨,把凡是想得起来的孩子的缺点都拿出数落一遍,好象只有这样才最有劲儿。要知道没人愿意让人揭短,特别是孩子就更不喜欢。作为家长,在单位工作时间,如果不慎做错了一件事,领导经常批评你,揭你的短,你是否很高兴呢?你是成年人尚且不喜欢挨批评,孩子是高中生就更不喜欢挨批评了。揭短不但教育不了孩子,而且会让孩子从内心里反感、恼恨。(4)撒气式磨叨。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感到恼怒,于是不分场合,不讲方式地开始磨叨。但目的不是教育,而是撒气。常说的一句语是“你都把我气死了!”夫妻之间吵了架,在单位挨了领导批评,同事之间闹别扭,家家有烦事,于是,就拿孩子撒气“磨叨”,孩子成了家长的“出气筒”。(5)借题发挥式磨叨。有的家长自己有了不顺心的事,又不好发作,就借题发挥,冲孩子磨叨起来没完没了。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总之,“磨叨”这种教育方式不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和成长教育规律,弱化了教育效果。因为高中生觉得自己是大人了,独立意识增强,迫切希望得到父母尊重和理解,把他当大人对待。而“磨叨”恰恰伤害了他们的这种自尊心理。所以,家长越磨叨越坏事,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形成孩子与家长之间日益严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对抗,造成孩子麻痹心理,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久而久之,对父母的话不以为然。长期习惯于磨叨的家长,必然导致孩子不听话。此外,还造成孩子依赖心理和不负责的心理。
为什么当妈妈的爱磨叨呢?就因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比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妈妈总觉得儿女多大在自己面前他还是个孩子,得多磨叨几遍孩子才能记住。殊不知会适得其反。当然,不“磨叨”不等于孩子有了错误也不能说,但要注意怎么说效果好。当孩子对错误有了认识时,就要及时停止不再说。有时不说或少说,点到为止,效果更佳。毕竟高中生已接近成人了,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关键是要说到点子上,说到孩子心里去。
三、家长必须要注意把握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家长要想让孩子听话,要注意把话说到点子上,这一方面要抓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教育;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握最佳教育时机。什么是最佳教育时机呢?孩子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的时候。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一)内心负疚时,即孩子犯了错误,已经认识到,并为此感到后悔的时。(二)在生活中、感情上受到挫折,碰到困难的时候。(三)生活中出现了新的变化的时候,例如学习进步,做好事受到老师表扬等。(四)生活中发生了让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例如班级比赛获得奖励,学校重大活动能够参加,家庭里有让孩子高兴的事情等。总之、家长抓住了教育时机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是一门教育艺术,要注意学习和提高。
四、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防止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高中生逆反心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同向逆反,即“你越这么说,我越这么做”。二是反向逆反,即当你冤枉了他之后,他索性朝你冤枉他的方向发展。“你不说我那样吗,那我就偏来个那样。”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是一种变态心理,是有原因的,(一)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孩子自尊心,特别是家长喜欢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二)家长经常骂孩子“没出息”、“笨”、“朽木不可雕也”等。(三)家长喜欢小题大作,抓住孩子一点过失不放,说起来没完没了。(四)对孩子管得过死,事无巨细,一一过问,除了学习以外,什么也不许干。(五)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管孩子是一个什么基础,都要求孩子成绩好,能力强,要求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孩子即使努力也做不到。(六)经常“磨叨”,一天不说上几遍心里就不塌实,说的孩子烦透了,物极必反。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防止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呢?(一)要防止孩子逆反心理,必须正确奖赏,坚持有理、有度、有效的教育原则,要努力提高和孩子的“心理相容度”。(二)要从根本上改变被动的家庭教育状况,家长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让孩子懂得父母不是天生来就是“管人”的,父母的“责之严”,完全是因为“爱之深”,如果他理解你了,知道你确实为他好,逆反心理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也就听话了,接受你的教育了。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这话虽然有点不同意见,但是孩子有毛病,真要从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特别是教育指导思想上去查找原因。要改变孩子,首先从改变家长自己开始。因为,孩子是受教育者,你是教育者。这其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主动、积极地和孩子搞好关系,这是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的前提。因此,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让融洽、温馨、和谐、宽松的氛围充满你的家庭,那么,你们家就是一个幸福家庭,教育效果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