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课时 商品
考点:
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2.商品的基本属性
3.商品的价值量
重点:
商品的价值量
难点: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关系
教学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某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2.商品经济的含义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先有商品交换后有商品生产,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二:
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是没人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的重要属性,但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物品、劳动产品也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一种商品可能有多种使用价值,它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发现。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不同质的东西,不能进行量的比较,但就人类劳动来说,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任何商品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不同商品相互比较、相互交换的基础;价值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需要相互比较凝结了多少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不能认为凡是劳动产品都凝结了人类劳动,都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它通过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交换。
3.商品的交换价值。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但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即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大小由价值决定。
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两者的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不会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肯定不是商品。因此,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不可。
两者的对立: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价值,为此他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购买者。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他必须付出价值给生产者。由此可见,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考点三:
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劳动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每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一种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的主要途径。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其一,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其二,社会劳动生产率不管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但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大。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成正比关系。
5.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劳动生产率
|
个别劳动生产率
|
商品价值量
|
正比
|
无关
|
反比
|
无关
|
商品使用价值量
|
反比
|
反比
|
正比
|
正比
|
商品价值总量
|
无关
|
反比
|
无关
|
正比
|
课堂练习题
例1: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必须注意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所以2008年某企业销售收入是60万元而非80万元。2009年销售收入是60×(1+10%)=66万元,增加6万元。
正确答案B
例2: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 720万元,6元 B 720万元,5元
C 600万元,5元 D 600万元,6元
分析: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2009年该国甲种商品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应为100万件×(1+20%)=120万件。因此,甲种商品在2009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600÷120=5元。价值总量为120万×5=600万。
正确答案:C
课后反思
本课时难点在计算,近几年每年高考都会有一道计算题,且难度大。要求把经济理论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学生掌握上和理解上不到位。我尝试做实验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学生还是不能融进去主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