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解」
《论语》其实是我们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一部经典,应该说每个人都会背几段啊,至少会背几句。但同时论语也是被很多人误解的一部经典。
我们这次的栏目的标题叫做《论语》新解。其实这个标题不是我取得,如果说我取的话会叫它叫做《论语》旧解。
因为对《论语》我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说法,也没有什么创新的说法,而且我觉得就《论语》而言,我们应该去探寻古人的本意,也就是他的初衷。
但是如果叫旧解的话,我想就没有人来听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喜欢新的,或者说都会有些喜新厌旧。
其实叫新解,我觉得也可以对以前我们的一些误解做一些澄清,所以「新」有澄清误解的意思。
所以我们也把标题栏目的标题聊一聊,孔子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是这样的关系。
对于论语的误解,其实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太喜欢论语,包括整个儒家,我觉得好像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对老百姓的政治要求,为了便于管理,所以制定了很多的条条框框,讲了很多的大道理。
自己学习的话,也是更倾向于学习道家的文化或者说佛家的文化。因为看起来道家的文化好像比较潇洒,比较飘逸一些,佛家的文化比较空灵,也比较究竟一些。
谈空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得特别好。好像儒家的文化就属于那种不究竟的文化,有点属于二流的哲学,讲人情世故,讲的特别的多,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因为误解而不太喜欢。
很多人也会把清朝末年中国的衰败,外国人对中国的侵略也归结为儒家文化的腐朽,儒家文化的无力,这些都是非常大的误解。那就像我后来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就会发现,其实正好是相反。清朝正是因为对儒家文化的失去了它的宗旨和根本才会衰败。
所谓物必先腐而后重生,正是因为文化的衰败,然后导致了社会的衰败,导致了别人的侵略。
就像树一样,如果是个有生命力的树,是不容易腐烂的。只有没有生命力的木头,才会被虫子所蛀。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地去认识真正的,或者说本来的儒家文化。
其实儒家文化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体系里,一直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论语》。
因为儒家文化有4部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但是它们的源头是从《论语》开始的,因为像《大学》是学生曾子所做,然后《中庸》又是曾子的学生子思所作,孟子又是更往后一点的事情。
它们的源头就是孔子,孔子以《论语》为主,《论语》其实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学生,所谓的圣贤他们的言行录,他们的一些对话录和言行录。其实可以说,《论语》就是中国人的圣经。
当然这里说的圣经跟西方人说的圣经有些区别。首先来说,圣经第一是圣人所作,孔子是圣人。其实孔子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从尧舜禹汤这样的一个传承,然后到文王、武王、周公,然后再到孔子、孟子他们都是圣人。
这些圣贤也是我们的祖先,或者说是我们的祖宗。所以我们都是跟我们的祖先去学习真正的文化,所以这个圣经也可以说圣人传下来的经典啊。圣人的话,其实也是给我们做人的一个典范。
在走兽里面,麒麟是它们的王;在鸟类里面,凤凰就是它们的王;在人当中,圣人就是我们的模范。
我们中国人有个词叫做内圣外王,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一个境界,一般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就叫做圣人。
所谓的经典,也就是圣贤他们传下来的一些教诲。或者说是走向成功的指南、幸福的指南。
当然这里说的成功,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成功,我们现代人觉得能赚些钱,能做点事业好像就成功了。古人说的成功,它是全方位的。
什么是古人说的成功?
我刚才说到内圣外王,就代表内在它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心境,外在当然有四工上的成功。
再详细的来说,古人说的成功它有四个方面,也就是所谓圣贤要教导我们的,或者说儒家要教导我们的东西分为四个方面。
有哪四个方面呢?用儒家的方式来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其实就是代表自己内在的修养,齐家是家庭的幸福,然后做事业,再最后才声名扬誉乎天下。
用我们现代人来说,成功的四个方面,一是和自我的关系,我们现在很多人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是很糟糕的,心里很乱、有很多嘈杂的声音。
四个方面,首先跟自我的关系,第二个是跟他人的关系(人我),第三个是跟物质的关系(物我),最后是天人的关系,我们人和整个的大自然和整个的天的关系。
这里的天也代表空性,或者说虚空,整个无形的能量。也就是说,圣贤要教导我们就是这四个方面的圆满。
「大人」与「小人」
追寻自己的利益或者私欲的称为小人,而君子是志于道,志于大人之路,志于大人的方向的修行者。
儒家要教导我们的成功是全方位的,所以说成功之路也就是幸福之路,家庭圆满之路,事业成功之路,所以在儒家经常会看到有大人与小人的区别。
所谓的大人,不仅是个人事业、物质上取得成功,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成功,所谓跟天地精神相往来,这种气势才叫大人。
所以当我们真正去深入论语,深入儒家,你就会发现它是非常通透的学问,它涉及自己个人的幸福,自己家庭的圆满,自己跟无形能量、天地的交流。
所以儒家是人人所需的,儒字拆开来就是人人所需。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志于的方向。
我们既然说了对儒家有很多的误解,到底有哪些误解呢?
我们就看论语的第一段,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我小时候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是说学习要用功,然后经常要复习,然后你就会很喜悦了。
但是发现实践下来并不是这么回事,学习非常累,非常的辛苦,然后甚至到现在经常做梦,有时做噩梦,就是做到要考试了,什么都不会就吓醒了。
所以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直非常怀疑。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学」的其实都是属于知识层面的东西,那古人说的「学」,或者说孔子需要让我们明白的「学」到底学什么呢?
其实是学问,学问和知识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向外学习,所谓的知识就是了解外在的世界,但是学问有向内去问的意思。
我们中国人说有个词叫做扪心自问,或者叫问心无愧。
所以学问的「问」,不光是你去问老师,学问的「问」代表,你要向自己的心上去求学,要把自己的心弄明白。
所以邵雍讲过一句诗:人从心上起经纶。真正的文化、真正的文明都是从心上发现出来,开发出来的。朱熹也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真正的学问要内向心上去求学,这是「学」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的头脑就像一个存储器一样,不断的装很多的知识,就跟电脑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所以这个是要搞清楚的。
文明与文化?对我们有什么用?
学好了之后,才会真正的有文明和文化。所谓文明就是以文明之,你学这么多,论语、大学甚至是佛教的,甚至是道家的,其实都是为了让内心越来越明。
所以孔子也说过另外一句话,就是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真正做学问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搞明白,自己的心明亮了,才可以把外在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而不是说一下子就装很多的知识在自己的头脑里。
这是学问的一个关键,也是「学」的一个是方向。
越来越明叫文明,然后才会有真正的文化。
以文化之,可以化解自己心里的垃圾,化解自己不良的情绪。这样我们的学习才有意义,我们的学习才有乐趣,才有喜悦。
我们也要清楚,当你有能力化解自己内心垃圾的时候,慢慢的也可以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问题,所以文化也是这样来的,文明也是这样来的。
如果你这样的去学,然后不断的去实践。「习」指的就是实践,一定要在生活中、家庭中、工作中不断地实践。
学问才能扩而充之,才有真正的喜悦,因为你找到了心之源头。
我经常说「喜悦」和「快乐」是不一样,快乐是通过外在某个条件的刺激所产生的,快乐只是喜悦的碎片,而知识只是学问的一个碎片。
这样就明白了《论语》的第一句话,我们的方向就不一样了。
四种关系里面,第一句话首先就是解决了和自我的关系,甚至和天人的关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二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乐」就有点偏向于外来的,偏向于快乐。
当然也可以说惟吾德馨,自然就能感召到相应的朋友过来,所以儒家经常讲的「乐」其实就是人伦之乐。
如果详细地讲,人伦之乐有五个方面,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人伦之乐在《论语》的这段话里没有全部表达出来,当然后面会有详细的表达。
就这一段而言,其实就告诉我们要在人际关系里不断圆满,不断得到人伦之乐。
这句话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前面说的我们和他人的关系要处理好。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就是这几种关系,先是自己和他人,然后才谈到真正的修道,再谈到天道,最后才谈到空、谈到虚,这是必然要走的一个阶段,跟修身,齐家、治国是一样的道理。
治国不一定就是治理国家,比如说我们现在做企业或者在一个单位,要把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协调好,也可以叫治国,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也就是强调人际关系或者说人伦之乐。
更深的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第三句话是更深的修养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跟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样,真正的是做学问,是在自己心上下功夫。其实你不需要很多人的对你的认可,你自己就可以很快乐了,或者说你自己就很喜悦了。
类似的文字在四书里面都很多,《中庸》里说,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你按照道去做,按照中庸之道去行道,你会自己非常喜悦的,你不需要别人的认可。
反观一下,很多时候有些人学习一个东西,或是学习了一些知识,就喜欢炫耀,或者像我这样夸夸其谈,这个其实都是不对的。或者有的人学了一些术,就想要表现出来,一定要让别人知道,别人不知道甚至会「愠」,就是有点小小的怒火一样。
所以真正修君子之道或者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学儒家的文化,你会发现学到后面自得其乐,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你自己悠然自得、自得其乐,外在的东西无可无不可。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孟子里面也说过,「人知之,亦嚣嚣[áo];人不知,亦嚣嚣」。别人知道或不知道,都是次要的。这样的修养,其实不光是儒家在讲,道家也一样在讲。
庄子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都表扬我,我不会飘,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全世界的人都来诽谤我,没有关系,我也很淡定,因为我知道自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从修养上来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真正的功夫,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才可以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君子,这便是人不知而不愠。当然还可以理解为有时候别人误解你了,你也应该很淡定。
我们很多时候最怕别人的误解,也就是所谓的任劳不任怨,人家误解了他,不认可他,心里的怨气就很大。这依然是我们内心的修养不够,依然是跟自我的关系没处好。
所以《论语》第一段的三句话,是儒家或者孔子希望我们达到的一个境界,我们可以好好去体会。
如果明白了这三句话的本意、它原来的意思之后,往下学习《论语》其实也就会容易很多。
我们学《论语》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拿证书,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去反观自心,帮助我们扪心自问,这个就是学问之道。
提升修养境界的不同阶段
学问之道当然是要去下功夫的,四书五经其实都是我们要下功夫去学习的内容。
儒家文化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应该是要从小开始学习的经典。就我们现在而言,课本没有学,我们应该自己把这一课补上。好在四书的篇幅都不是很长,也更基础一点。
我们看下面这句话,就知道孔子他是一个怎样的学习过程,他的一生是怎样的?这句话当然也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
现在我们来理解一下,孔子的境界是如何一步一步怎么达成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上学好像还比较晚,十几岁才开始真正地学,我们现在七岁就上学了。
但我们要知道,「志于学」一定是致力于学习天道、学习天理,不仅仅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所以从十五岁开始不算晚,到30岁就有「立」了。
我们现在经常把「三十而立」理解成三十岁要事业有成,这是错误的。
三十而立指的是学圣贤之学,学天道。孔子也是跟前面一代一代的圣人学的,跟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学下来的。
所以十五岁就致力于学习圣贤之道,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三十而立,三十岁就相当于树木长成型了。不一定要结果,但是已经长成型了,方向非常的坚定了,这个叫三十而立。
我们如果不致力于圣贤之学,不要说三十,到五十、六十很多时候都会觉得心里很慌,这因为没有学问的基础,没有学问的根基。
到后面基本就是十年一个层次了,四十不惑是内心更高的一种境界。在《论语》里面,后面还有关于这个的讨论,叫做「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当你真正有智慧的时候才会不惑,不然在生活中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天人交战,思想很混乱,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好像每天都很累,但是又没有做太多的事情。
其实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定力。所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指的是真正的智慧产生了。我们前面说的种子长出了树,这里也代表开花结果的感觉。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如果我们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的人生是不是才会真正的幸福呢?如果没有这个,谈所谓的幸福都是很表面化的。
像这次过年在家时间比较长,我看到很多的老人,不光是自己的父母,还有周围的其他老人,跟他们在一起,觉得他们看起来甚至有点可怜,有时候都不敢看他们的眼睛,因为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充满了忧虑,充满了疑惑。
他们没有像孔子一样,早年就志于学,志于真正的圣贤之学,所以后面就没有「立」。
虽然他的物质条件很好,但是从他的眼睛就可以看出他的内心,不是真正的安定,不是真正的干净,当然也是难得有真正的幸福。
所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可以说是我们学习论语,学习儒家文化的一个方向,再往后五十知天命。
很多人说孔子到了五十岁,就知道自己什么命了,该做什么事情了,这是错误的解释。
这里的天命不是宿命,天命指的是真心本性。中庸里就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可以说到五十岁,孔子真正的有大乘的境界,明心见性了。
再往后到六十而耳顺,指的是心非常的安定,没有什么事能困扰他,随感随悟这样一个境地叫「耳顺」。
这个境界,我们现在就很难体会了,因为孔子的境界非常高,甚至在「知天命」之上了。
当然到最后再高的境界是「随心所欲不逾矩」,有点像道家说的道法自然,浑然一体、画而无际,这样一个大乘之境界。
我们现在如果随心所欲,很可能就违法了、违规了或者违背伦理道德了。
但是孔子不会,因为他的小我、大我和自然,整个融合为一了,差不多到达了道家「道法自然」的一个境地。所以儒家和道家是完全不冲突的,甚至是一体的。
孔子的方便就在于他给我们一个台阶,让我们也可以像他一样循阶而上。否则当我们谈到「道法自然」的时候,很多人会以为自然就是没有章法,甚至是把自己的欲望当做了自然,这个完全是错误的。
在自然之前我们要学会当然,一步步做好了,最后才到达自然,才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不要误解这里面的层次。
无论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幸福,还是真正的修行、修道,都要踏踏实实一步步做好。
孔子这段描述他一生的话,其实也是给我们一个台阶,给我们一个方向。
让我们不管什么时候自己学,都可以越来越不惑,越来越不惧,甚至是可以知天命,甚至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我觉得也是像总纲一样的描述,我们可以再去体会一下。
再回头看儒家
现在再回头看儒家,就会发现它一是非常的现实,二是非常的高明,一点都不低级,它把我们个人的成功(内在、外在的成功),内心的幸福和内心的自在完全融合在一起,让我们在世间都可以习阶而上。
《论语》既然是经典,所以经典的语句特别的多,只要我们去能直达本意,就能获得智慧,获得营养,就怕我们自己误解了它。
所以我们刚才讲的这两个例子,也就是因为自己的误解,没能真正吸收到它的智慧。
比如我们经常误解的一段「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这里的「乐」,也是代表喜悦,代表我们内心的幸福。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理解为有智慧的人就喜欢玩水,有仁德的人就喜欢爬山,完全是低估了圣贤的境界。
所谓的智者乐水,可以理解为智者的境界就像水一样。
那水是什么特点?它的特点是变通的、随顺的、可以转换的。
仁者乐山,山代表什么?代表安定,代表崇高、代表稳固。
具备了智者和仁者的特性,就具备了山和水这样的阴阳两方面的智慧。一方面是有变通转换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有安定、稳固、有崇高的精神。
一生二,二生三.......「一生二」就是从道里面生出智和仁,一动一静的智慧。
智者动,仁者静,真正的智者会随机应变,同时它也是周流不息的,另一方面「仁者静」指的是有知止的能力。
何为「静」?
《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就是讲「静」。
「静」的含义要理解清楚,它不是槁木死灰。
很多人说修道、学佛要不动心起念,岂不是成了一个死人,照这么说,死人的境界应该是最高的了。这都是我们的一些误解。
「静」真正的含意,指的是依乎天道,把自己的私心杂念,把个人的欲望降到最低。
古人写的「静」是有「青」和「争」两个字,像春天的感觉,它里面是生机勃勃的。
我们看春天的植物,绿油油的,但给你一种「静」的感觉。同时它是生机盎然的,这才是真正的静。
很多人一学「道」就去打坐,最后修成了一个所谓的槁木死灰。
很多庙里的修行人看起来面如死灰,你就知道他可能修错了。真正的道,它应该是活泼泼的,充满生机的,这才是真正的道。
我们要仔细再体会一下「静」。在这个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不动的。太阳是不是在动?月亮是不是在动?地球是不是在做动?
但是它们又很「静」,因为它们都在自己的轨道上。
人也是一样,当我们依乎自己内心的轨道,依乎心的轨道,你在做事的当中会非常「静」,你在独处当中也会非常「静」,这个时候你内心才会有真正的恬淡虚无。
《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是讲了这个意思,所以经典其实都是相通的。
✦ 希望大家自己拿起《论语》读一读 ✦
最后希望大家能自己拿起《论语》来读一读,不需要从头读到尾,把它们记得滚瓜烂熟,只需要读几段,然后通过帮助你去反观自心,帮助你去扪心自问,帮助你去做反省,你就可以越来越清明,越来越有智慧,这才是读书的本意。
我经常鼓励大家读书,你能从读书里面找到学而时习之的乐趣,其实这也就是学问的根源。
所以读书不要求多,不要求广,可以从《论语》开始,从一小段开始。
《论语》其实就是圣人之言,我们读他的书,读他的言行录,其实就是在跟圣贤交流,这才是读书的意义。
我看到很多人都说书读了明理了,但是生活中不一定就马上能做到。
的确是这样子,我们首先可以参考一下孔子,孔子他也不是一下子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他也是「十有五而志于学」,是慢慢来的。
而且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知行合一。你真弄明白了,真懂了,你一定会做到。如果说你没有做到,其实只是你以为你懂了,你以为你知道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还要不断地去学。
时间关系,就不深入去讲了,我们可以就从读书开始,帮助自己去反省。当你真正的反省到所谓知道、所谓行道,才是真正的知道。所以知行合一,我们要去好好体会。
读书也是一样,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中的字、词我们都认识,但真正的意思,有时候会藏得很深,甚至会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就像我们刚才解释的几段,我以前也是有误解的,到后来慢慢就能体会到他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所谓的得意忘言,就是当你得到真正的意思之后,这个内容你不一定完全记住的。所以我们不仅要知行合一,还要得意忘言,这样慢慢下功夫。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原来学习的这些知识系统,就像我们现在的城市改造一样,很多的老房子需要把它先拆掉,这个过程其实是很辛苦,很累的。
但是如果你像古人一样,从小读这些书,那就像在平地上盖房子一样,钢筋水泥都盖起来,然后慢慢的去添砖加瓦,再去装修,就很容易建立自己真正的系统。
这个系统当然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天人合一的系统,然后你就可以真正的得道,真正的像孔子一样,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因为有原来学习的知识系统,现在学习经典要稍稍多下一些功夫。孔子也说过「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我也是很晚才学这些东西,因为小时候学的也是科学方面的知识。
当然我们不是说科学没用,科学研究物我会多一些,但对于天人、人我、自我的研究相对就少一点。
我自己的体会是什么时候读书都不晚,我自己真正学习儒家也是在30岁以后了,因为以前都喜欢学其他的东西,西方的、佛教的、包括道教的,但其实儒家它也是一样非常的高明,同时非常的实用。
上一篇:读书学习与生活快乐[ 06-05 ]
下一篇:《论语》教我们如何正确的对待财富[ 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