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什么要从心理上关注“学习尖子生”

作者:刘志永 来源:政教处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2日
 

 

 
 
从现代教育理论上讲,我们教师应该努力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但是,生活中却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我们教师的精力毕竟也是有限的,关注的焦点又多是“行为问题生”,而对学习上的“尖子生”却往往关注不够。因为他们不仅学习成绩让人满意,其它方面表现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大错。这样就容易给我们教师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而正是这种安全感给我们造成了教育心理关注上的“空白点”,对这些“学习尖子生”从心理方面关心不够。
有时候,这些心理关注上的“空白点”就成了一枚“定时炸弹”。只是因为有一定的隐蔽性,或者滞后性,使我们老师缺乏应有的警惕性,从思想上也重视不够。
从近些年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所发生的所谓“学习尖子生”的不该发生的悲剧来看,可以说是让人十分震惊的。清华大学保送研究生刘海洋,不能说学习成绩不优秀,云南大学的马加爵至少也是学业成功者;浙江金华砸死母亲的高中生徐力也在年级名列前茅,武汉重点中学的奥赛获奖者陈某因为学校没有保送他上大学就离家出走,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即使在我们身边也不少见,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这些“学习尖子生”身上发生的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似乎让人感到突兀和困惑。其实,冷静地想一想,还是能够想清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社会、学校、家长、老师的评价标准问题。人们对升学率的过分看重,大家对高学历的过分奢求,使全社会看人都变得越来越“近视”,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学历高就意味着水平高等。
正是在所谓“学习成绩好”的美丽光环映照下,这些“学习尖子生”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被掩盖着了,即使是一些比较外显的问题,也往往成了一种“可爱的花絮”而被老师们十分宽容地一笑置之。而若是同样的问题发生在某些学习成绩差,又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身上,就很可能是另外一种“特殊关照”了。社会如此,家长如此,学校和老师也难以脱俗,甚至“学习尖子生”本人也欣然地接受这种“特殊礼遇”,要么把问题搁置起来,要么滥用这一“特权”,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狂妄自大,目无尊长,势压众同学。于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当没有人给他们喝彩的时候,当没有人娇惯宠爱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就难以承受了,就会感到自己是到了“世界末日”了。这样,终究会有一天酿成大患,把他们给害惨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老师和家长是否应该冷静地反思一下: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学习尖子生”呢?我们怎么做才是对他们的真正关心和真正负责呢?
我简单总结了“学习尖子学生”的部分表现:
第一、这些“学习尖子生”一般比较缺乏对父母和家庭、老师和学校、国家和社会的感恩心理。他们认为“我学习成绩好是因为我自己脑子好使,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跟别人没有关系,父母、老师和学校、社会就应该高看我一眼,因为我成绩好还让你们露脸了呢!”。于是,什么“父母恩重如山,儿女理当回报”,什么“师恩如海,校誉如山”,都已经是“昨日黄花”了。甚至个别学生即使来学校取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都不肯到班主任办公室告诉班主任一声,有的学生在大街上碰见老师都装作没有看见。至于怎么回报父母和社会那就更谈不上了。
第二、这些“学习尖子生”有着相当惊人的自我优越感。他们给别人的感觉是他们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言行举止相当傲慢,总是以“领袖人物”自居,即使是与他朝夕相处的班主任也不放在眼里。因为他们骄傲地认为:正是由于他们“学习成绩好”,才让班主任老师“露了脸”、学校跟着“沾了光”,班主任和学校应当对他们“恭恭敬敬”。
第三、这些“学习尖子生”脾气大,而心理承受能力小。有些“学习尖子生”从上学那天起,就是在掌声和鲜花中走过来的,是一直生活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之中的,是听惯了人们的夸奖和表扬的,是看惯了人们的笑脸的。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心理十分敏感和相当脆弱,他们表面看起来好像很坚强,其实一旦遭遇一点挫折,比如考试成绩下降了,就受不了,感觉是到了“世界末日”;被老师批评两句就大发脾气,到处抱怨,感觉是“脸面无存,难见江东父老”。于是,心生怨恨,破罐破摔,在言语上顶撞,行为上抵触,甚至在老师背后说老师的坏话,或者做出出乎老师意料的其它反常的事情来。他们一般能够考一所不错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是“群英荟萃”的地方,即使你是原来“学习尖子生”,我是省级“高考状元”,也是要知道世界上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成就已经成为历史,昨日风光已经不在,一切都要从头来。这样,有些学生就难以承受了,发生一些人们不愿意看到的悲剧也就不奇怪了。他们即使到了工作单位,也有的仍然傲气十足,往往人际关系不理想。
当然,有些“学习尖子生”的确是让老师感到自豪的。但是,从他们一生着想,在他们确实不对的时候,我们该批评的还必须要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是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不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下,对“学习尖子生”有所偏爱,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真正的爱护就是让他们懂得感恩,知道回报家庭和社会,能够承受人生的挫折和打击。我们老师对他们不能总是哄着、捧着,因为我们这样做并不利于这些“学习尖子生”健康成长。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