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谈话——“见什么学生说什么话”

作者:刘志永 来源:政教处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9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句带贬意话,叫“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但是我认为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我们当老师的,说话是基本功,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和学生谈话,更是教育工作艺术,因为我们班主任老师是成年人,在和未成年的学生谈话就必须有针对性和艺术性,实际上就是“见什么学生说什么话”。一定要从我们和学生谈话的目的、内容、方式、场合、时机,以及这个学生现在的情绪变化等方面加以考虑,注意要适合这个学生。同时对于这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学习状况、人际关系都有所了解。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有的老师和学生谈话不注意方法,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谈话效果,还造成学生新的问题。一直以来,在媒体上也不难见到一些报道,有的班主任老师和学生谈话以后,学生轻生,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并且学生留有遗书,说是班主任老师谈话、批评、施加压力造成的等等,这既让人触目惊心,更让我们班主任老师不得不慎重,不能不研究怎样和学生谈话才是比较理想的,才能避免学生在谈话以后不发生意外事故。
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谈话要有教育效果,但不能企图一次谈话永久解决问题,要防止因谈话方式不妥当或不符合学生特点而产生副作用,引发学生安全事故,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以追求理想的师生谈话效果。在总结个人经验教训,学习他人科学谈话方法,针对现在师生谈话情况,提出个人认为可以试用的谈话方法,以供参考,并且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接近式谈话法。对于缺点毛病比较多,自尊心又比较强,对老师有防御心理的学生,可以用接近式谈话,即对他的错误不是立刻和盘托出,而是由浅入深,逐步提出,先谈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把谈话双方的关系拉近,避免一下子谈崩了或者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达不到谈话的目的。
二、直接式谈话法。对于勤奋好学,成绩优良,能正确认识自我,但对老师有一定的戒备心理,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学生,可以用直接式谈话法,即谈话开门见山,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严肃批评,这样有利于冲破学生心理防线,促使其认识自己的错误。但是要注意谈话以后学生的情绪变化。
三、参照式谈话法。对于变动性比较大,做事比较盲目,情绪忽冷忽热,又易于被老师感化的学生,可以用参照式谈话发,即运用正反对比的方式,通过事例来烘托出谈话的实际内容,让学生在老师提供的“参照物”的对比下,思想情感产生变化,在客观上感到压力,促使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
四、触动式谈话法。对于长期形成的学习懒惰、行为自由散漫,自我意识比较淡薄,对什么事情也无所谓的学生。可以用触动式谈话法,即立足于“以言导其行,以情动其情,以心动其心”的教育理念,我们老师以艺术的语言,以真诚的情感,深入学生情感的“穴位”,直插学生思想的“软肋”,解除学生的思想武装,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让学生受到一定的震动,以促使学生醒悟。但是必须是在老师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现在的情绪状态,又能掌控谈话局面的前提下,才能使用此法。
五、商讨式谈话法。对于那些虽然是多次犯有错误,但是总是没有悔改,而且对老师还怀有些敌意,对老师谈话反映比较强烈,脾气又比较暴躁的学生。可以用商讨式谈话法,即我们老师和这类学生谈话,要使用商量的口吻,用互相讨论的方式进行谈话,注意语调要平缓,语速不要快,不要带有刺激性,对学生的错误换一中方式提出来,把客观的信息,老师的意图,让学生在不抵触的情况下听明白,以形成师生平等交流的谈话氛围,不给学生发火的机会,以柔克刚,重要的是老师的情绪、语调和肢体语言一定要恰到好处。
六、布置式谈话法。对于品德比较好,学习也不错,也比较听话学生或者虽然比较顽皮、淘气,但是有比较勤快、爱表现,又有一定自尊心的学生,可以用布置式谈话法。即我们老师和这些学生谈话以传达某些信息,布置某些具体工作任务的方式,先肯定学生的特长,对微小的进步也给以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心生喜悦,在接受相关信息,接受某些任务时受到启发,接受教育,促使学生发生理想的转变。
七、发问式谈话。对于各方面比较成熟,有一定思考能力,但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或者人比较聪明、敏感好动,爱干“坏事”的学生,可以用发问式谈话法。即我们老师把谈话的内容用“发问方式”提出来,不做评价,不天对错,让学生听了以后自己去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受到教育,逐渐醒悟,认识自己的错误。
八、鼓励式谈话法。对于那些在一定时间内已经克服了缺点,改正了错误,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而性情比较敏感的学生,可以用鼓励式谈话法。即我们老师首先要客观地指出学生具体的进步,然后巧妙地指出他现在存在的新问题,并且表示相信,因为他过去能够接受帮助,改正错误,现在也能够改正自己的新错误。
九、启发式谈话法。对于不善于语言表达,性格比较内向,对老师缺乏应有的信任,并且有些戒备心理的学生,可以用启发式谈话法,即针对学生存在的某个具体问题,在谈话中并不直接点明了,而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启发,进行“诱导”,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照镜子”,在思考过程中接受老师的教育,认识自己的错误。
十、慰问式谈话法。对于那些和老师有些思想、情感方面的隔阂或者师生之间曾经发生过某些误解,师生关系比较疏远,对老师仍然怀有一些疑虑的学生,可以用慰问式谈话法,即在学生产生思想苦闷,情感障碍,某方面有困难或者生病的时候,我们老师及时给以关爱,以慰问式谈话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老师的诚意,让实际行动感动学生,达到缩短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距离,从而对自己的错误有一定的认识,逐步改正错误的目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